1.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
点击复制微信号
bbin宝盈集团平台首页
11月19日,傍晚的海口泰龙商城,“妈妈环保团”爱心超市的灯光已经亮起。货架上,一件件清理洗涤干净的衣物摆放在货架上,儿童绘本整齐地排列在低矮的格子里,方便小朋友自取,而角落里的一台缝纫机前,82岁的赵月英老人正在专注地缝制环保袋。这是她缝制免费环保袋第7个年头,已经送出了近7000个环保袋。
这个4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,没有收银员,没有标价签,更没有防盗摄像头。货架上贴着简单的提示:“有困难免费拿,有能力请捐助,金额随意,爱心无价。”墙上的公示栏里,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笔捐赠和支出,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。
“我们这里流通的货币,是大家的一份份爱心。”赵月英的儿子蒋付军一边整理刚从高校回收的闲置物品,一边说道。这个50多岁的中年人,皮肤被海南的阳光晒得黝黑,但眼神里始终闪烁着温暖的光芒。
时间回到2017年的冬天。蒋付军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:西部山区的孩子们在寒风中穿着破旧的单衣上课。那一刻,他的心被深深触动了。
“我们家里堆着穿不上的衣服,有些甚至只穿过一两次,而对他们来说,却是冬天里最需要的温暖。”蒋付军立即行动起来,发动身边的朋友收集衣物。短短一周,就募集了3000多件冬衣。当他把这些衣服打包寄往西藏时,光运费就花了近3000元。“值!”蒋付军说,“当收到那些感谢信和照片时,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。”
这成为了蒋付军投身公益的起点。2017年9月,在美兰区政府的支持下,他成立了白沙门环保教育站。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回收点,后来逐渐发展成集环保教育、闲置物品交换、困难帮扶于一体的公益平台。
弟弟蒋军伟原本经营着红火的水果批发生意,看到哥哥的坚持和母亲的付出,也成为了环保站的志愿者。2020年,蒋付军、蒋军伟兄弟和母亲赵月英,因在环保公益事业上的突出贡献,入选“感动海南”十大年度人物。
提起爱心超市,就不能不提到泰龙城的老板娘吴锦琼。这位在泰龙城经营多年的女企业家,在得知蒋付军想要建立一个爱心平台后,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商城内400多平方米的黄金位置免费提供出来。
“做生意赚钱是一方面,但能为社会做点贡献,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,这才是更有意义的事。”吴锦琼说,当初蒋付军找到她时,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。
“看到慢慢的变多的人在这里得到帮助,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,我觉得做这一切都值了。”吴锦琼经常会在百忙之中来到超市,帮忙整理货物,有时还会为来领取物品的困难群众送上自己购买的生活用品。
“我的电视坏了,能帮帮我吗?”电话那头,澄迈县仁兴镇美万村村民陈朝坤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陈朝坤今年62岁,患有小儿麻痹症,妻子也是残障人士。他们有一个16岁的儿子在技校读书,全家仅靠每月的低保金维持生活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陈朝坤80多岁的老母亲还需要他们照顾。
“儿子一个月的伙食费要1300元,剩下的钱只够买米买菜。”陈朝坤说,客厅里那台24寸的液晶电视,是2009年南国都市报记者良子和爱心人士送来的。可半年前,电视突然坏了,屏幕只有上半部分能显示。
这个电话很快传到了蒋付军耳中。“马上办!”他二话不说,立即在妈妈环保团的微信群里发出倡议。
“我来!”崔瑗第一个响应。这位退伍军人、旅居海南的“候鸟”老人,二话不说就去电器店买了一台43寸的新电视。
“为老百姓解决困难,是我们该做的事。”崔瑗说,她在海南生活了10年,早就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。
6月23日上午,蒋付军带着志愿者团队,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陈朝坤家。除了新电视,他们还带来了环保毛毯、棉大衣、毛衣、纸巾、羊奶、八宝粥等慰问品。
在爱心超市,有这样一群特殊的“员工”,他们不拿一分钱工资,却比任何人都认线岁的退休教师王阿姨都会准时到超市“上班”。她负责整理货架,把衣服按季节、按大小分类摆放,把书籍按年龄段整理好。“这样需要的人能更快寻找自我需要的东西。”王阿姨说。
82岁的赵月英老人是超市里年龄最大的志愿者。虽然年事已高,但她坚持每天来缝制环保袋。“我年纪大了,做不了重活,但踩缝纫机还可以。”老人的手虽然有些颤抖,但缝出的环保袋针脚细密,结实耐用。
“妈妈环保团”的成员们更是超市的中坚力量。这个由海南省妇联组建的巾帼志愿者队伍,有近60名成员。她们定期组织闲置物品募捐活动,把家里用不上但还很好的东西送到超市。
“我女儿长大了,她的衣服都还很新,扔了可惜,捐给需要的孩子多好。”团员李大姐说,她已经捐了30多件女儿的衣服。
2024年6月,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数字财经学院的学生们在白沙门参加环保活动时,偶然了解到了“妈妈环保团”爱心超市的事迹。
“当时正值毕业季,学校里有大量的闲置物品,我们想如果能收集起来送到爱心超市,既能帮助有需要的人,又能践行环保理念。”学院团总支书记林丽媛说。
在林丽媛的组织下,学生们在校园里设置了多个旧物回收点。短短几天,就收集到了几百件物品,包括衣物、书籍、生活用品等,累计超过1000件。
“初建爱心超市时,物资堆放比较杂乱,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进行分类整理。”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小王回忆道,“我们制作了分类标识牌,把衣服按季节、性别、年龄段分类,把书籍按类别摆放,让来领取的人能快速找到个人需要的东西。”
每个周末,泰龙商城的大舞台都会响起悠扬的歌声。这是泰龙城公益爱心艺术团团长黄金喜在为爱心超市举办公益演出。
黄金喜是一位退休的文艺工作者,得知爱心超市的故事后,主动联系蒋付军,提出用文艺演出的方式宣传爱心超市、环保意识、募集善款。
舞台上,京剧、琼剧、歌舞轮番上演,台下挤满了观众。演出间隙,志愿者们会向观众介绍爱心超市,呼吁大家捐赠闲置物品。许多观众被感动,当场就回家拿来衣服、书籍捐赠。
“我们不仅要演出,还要把爱心超市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。”黄金喜说,艺术团还计划到社区、到农村演出,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个特殊的超市。
一年来,爱心超市的影响力慢慢的变大,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物品交换平台,发展成集环保教育、公益帮扶、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。
蒋付军的规划很清晰:“我们要把爱心超市的模式复制到各个社区,让需要帮助的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帮助。”
目前,超市已经与5个社区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,定期为困难家庭送去生活必需品。同时,他们还开展了“环保进社区”活动,教居民垃圾分类知识,制作环保手工。
“下一步,我们要建一个环保科普中心。”蒋付军指着超市的一角说,“这里将成为孩子们学习环保知识的第二课堂。”
更让人欣喜的是,爱心超市的模式已经引起了其他城市的关注。三亚、文昌等地的公益组织纷纷前来考察学习,希望在当地也建立类似的平台。